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点击次数:367 更新时间:2021-03-09
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属于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之一。不同的污水水质、水量、处理程度等也决定了废水的处理方法不同,下面我们来看看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制药废水来源
制药废水主要包括四类:抗菌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冲洗水。其中前三类废水污染较重。
1. 抗菌素生产废水
抗菌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发酵废水,其有机物浓度较高,COD每升可达几万毫克,SS高、时尚面料色度高,而且废水中的残余抗生素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2. 合成药物生产废水
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的COD在1,000mg/L左右,可生化性一般,有的废水常含有氨氮、油类和重金属离子,增加了生物处理的难度。
3. 中成药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主要是原料的洗涤水、原药煎汁残液和冲洗水,COD每升达几千毫克,可生化性尚好。
4. 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废水制剂生产过程的废水,COD较低,但常混有悬浮物,一般经去除SS,即可排放。
制药废水处理基本工艺
由于制药废水处理难度较大,且排放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采用单一处理方法很难达到排放标准。在处理工程中常用组合处理工艺,如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处理工艺、微电解-生物-臭氧组合工艺等。
电化学催化氧化是基于电化学中的电池反应,当将LAT填料浸入电解质溶液中时,由于Fe和C之间存在1.2V的电极电位差,因而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阳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使某些有机物的发色基团硝基—NO2 、亚硝基—NO 还原成胺基—NH2 ,另胺基类有机物的可生化性也明显高于硝基类有机物;新生态的二价铁离子也可使某些不饱和发色基团(如羧基—COOH、偶氮基-N=N-) 的双键打开,使发色基团破坏而除去色度,使部分难降解环状和长链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而提高可生化性。此外,二价和三价铁离子是良好的絮凝剂,特别是新生的二价铁离子具有更高的吸附-絮凝活性,调节废水的pH可使铁离子变成氢氧化物的絮状沉淀,吸附污水中的悬浮或胶体态的微小颗粒及有机高分子,可进一步降低废水的色度,同时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阴极反应产生大量新生态的[H]和[O],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这些活性成分均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从而消除了有机废水的色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且阴极反应消耗了大量的H+生成了大量的OH-,这使得废水的pH值也有所提高。
上一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有哪三种方案
下一篇:污水处理二沉池运行管理手册